广州新闻网 > 财经 > 要闻 > 正文

160天封顶 中建四局再现广州速度

2019/2/2 15:49:45 来源:

2月1日,中建四局承建的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一期项目公共实验楼实现全面封顶。华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章熙春、校长高松,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邓宏永,番禺区副区长朱瑞武,广州市建设工程项目代建局总工程师苏岩,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院董事长何镜堂,中建四局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马义俊,副总经理冉志伟,总经济师贺婷,总工程师令狐延,中建四局总经理助理、一公司董事长梁丁松,一公司总经理李晓阳,一公司广州分公司经理孙瑞甲等领导参加封顶仪式。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的建设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要求的具体举措。中建四局作为承建方,项目建设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组建了一个强大的EPC管理团队,包含总包协调部、设计部、计划部、成本招采部、综合部5大部门。

2018年8月24日,伴随着一声振锤的巨响,吹响华工国际校区建设的号角,一片荒芜的田地从此开启旧貌换新颜。中建四局如期按照关键节点进度计划,于2018年10月8日完成了所有地块桩基的施工;于2018年11 月1 日,抢先完成了第一块正负零梁板结构浇砼,以超预期计划15天的工期创造了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建设的新记录;于2018年11月30日完成广州市面积最大的装配式建筑“首装”;于2019年1月26日抢先完成了实验楼首栋楼的封顶。这一系列的节点的顺利完成,是中建四局项目管理团队勇担当、善落实、变革图强的精神体现。

经过160天紧张的施工,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的“容颜”正一步步呈现在世人面前。面对项目地质形势复杂、工期紧、任务重、各方资源受限等困难,为了确保工程进度、履约合同节点,对后续施工赢取充足时间,中建四局项目管理团队实行追责管理制度,层层追踪、落实、跟进,每天进行生产日例会,积极调动劳务人员大干快干精气神,上下团结一心、真抓实干,以施工现场为主战场,中建四局项目管理团队风雨兼程的奋战在施工一线,把控质量、保安全、抢节点、攻难题,最终实现公共实验楼全面封顶。

临近新春佳节,中建四局项目管理团队为了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现场任然有200余人坚守在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施工一线。他们放弃与家人提前团聚的机会,用行动加快拓展未来华工学子的幸福空间,这份坚守,展现出中建四局对现场履约的承诺与履约的实力。

据该项目负责人黄拥军介绍,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项目是国内首个部、省、市、校四方共建的国际性示范校区,同时也是广州市面积最大的装配式建筑。中建四局在技术方面做了大量投入,例如采用采用RFID技术,对预制构件实施全过程的跟踪,主要体现为生产、运输、吊装、溯源等智能化管控。采用智能安全帽,可以对现场管理人员及工人实时定位,能够及时掌握人员在场情况,对人员异常和滞留进行提醒,加强了安全预警机制,避免出现安全事故,并对相关作业面的人员进行考勤管理。利用智慧工地平台,对工地进行智慧化管理,云筑网系统、人脸识别系统、视频监控系统、人货梯操作室指纹识别系统、二维码可视化系统都在该项目得到了运用。例如在建筑工地各出入口、加工场、在施建筑、办公生活区、通道、仓库、停车场、围墙等建设高清视频监控系统,视频监控通过数据连接平台,管理人员可通过移动端、PC端远程监控施工现场情况及施工进度, 直观了解各区域的详细状况,跟踪生产进度,检查工人的工作状态。该项目还运用了BIM5D平台,平台可通过手机操作,对工程进度、质量、安全进行控制,通过监控实时记录每天施工进度,与实际模型进度进行虚拟对比,对施工关键节点预警,并对施工即将进行和即将完成的节点进行提醒,并可通过折线图直观的对比分析每周材料的计划用量与实际用量。在环境监测方面,通过感应器对工地现场的温度、湿度、PM2.5、PM10、风力、风向、噪音、污水等环境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实时同步上云平台,按照各环境要素对环境监测进行预警。同时可对环境监测进行分析,统计空气质量、噪音、污水排放月度、年度达标情况。项目管理人员还可通过三维模型直观查看安全问题分布情况,通过柱状图直观统计安全问题分布情况,这些技术的成功运用使项目做到了安全且智慧化。

据悉,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一期项目位于番禺区南村镇广州国际创新城南岸起步区,规划范围东至南村大道,南至兴业大道,西至市新路,北至南大干线。该项目总建筑面积为50万平方米。今天封顶的公共实验楼地上5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23.84米,建筑总面积5.5万平方米,包括工程训练中心、化学中心、实验楼、阶梯教室、计算中心等。

“公共实验楼全线封顶,首先我要感谢公司领导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其次感谢各个单位、班组的配合,最后感谢我有一个优秀的团队。另外,作为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一期项目第一个全线封顶的地块,我们的付出与努力得到了一个良好的结果,我倍感欣慰。”公共实验楼负责人郑晓亮开心地说道。

未来的广州国际校区将成为全球高端人才的聚集地、国际前沿科技创新的策源地和又红又专拔尖人才的输出地。中建四局人正以拳拳赤子心为粤东大地再添一座国际化的时代精品工程。(文:严定佳)

 

联系:中建四局一公司广州分公司 严定佳18520108876

地址:广州市花都区迎宾大道95号交通大楼2楼


  声明: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QQ:3119872820,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